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

香港的環保

早前看到一篇支持垃圾徵費的文章,文章內大致講述建焚化爐的壞處同垃圾徵費的好處。
我是支持垃圾徵費,香港環境人人有責,用者自付是很應該的。而文中亦都有提到垃圾徵費不單帶給庫房收入,亦能夠促使香港巿民積極減少垃圾數量;而與此同時,亦能夠節省經營焚化爐的經費,一舉兩得。

對於垃圾,有些是無可避免的,但有些卻是令人很氣憤。真不明白為什麼沐浴露/洗頭水/護法素等的日常用品不出補充裝,而是要消費者每次也要棄置一個個的膠樽。每次我看到這些大大個的膠樽,都覺得他們大大加重了堆填區的負擔。

雖然我亦有將那些可回收的東西,收集,然後放入回收箱,但每次我這樣做時,總不期然在想這些在回收箱的紙張、塑膠是否真的能夠循環再造,還是只會和普通垃圾一樣命運,運往堆填區?而且政府在堆動垃圾回收步伐也真的是太慢了,還記得我早在6,7年前去歐洲旅行的時候,已經看到他們有奬勵性的回收玻璃樽及膠樽機,而日本回收膠樽更是樽身與樽蓋分開回收,令回收工廠可以節省一些功夫。
總括而已,政府再不加快推出垃圾徵費計劃,做每件事也畏首畏尾的話,香港的環境只會越來越差,影響深遠。
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5%9E%83%E5%9C%BE%E5%BE%B5%E8%B2%BBvs%E7%84%9A%E5%8C%96%E7%88%90-%E6%80%8E%E6%8A%89%E6%93%87-224534162.html

垃圾徵費Vs焚化爐 怎抉擇

經濟日報 – 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上午6:45
經濟日報專訊】垃圾焚化爐建不建,成了本屆及下屆政府的矛盾之一,變質成政治事件,但實際上市民應該如何抉擇垃圾出路?
港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披露,垃圾徵費可令港人每日減少製造的垃圾量,與耗用150億公帑興建焚化爐日燒3,000公噸廢物相若,甚至還要多;此外,徵垃圾費料可令庫房10年收入36億元,反觀焚化爐營運則每年「燒銀紙」3.5億元。
徵費料為庫房 10年進帳36億
有環團支持候任特首梁振英的政綱,認為應優先推動減廢措施,待有成效才考慮建焚化爐。
本港現時每日垃圾棄置量1.38萬公噸,是3個堆填區接收量的總和。港府倡立法會在今屆會期通過撥款近234億元,一籃子建焚化爐及擴建3個堆填區,為垃圾尋找「安身之所」,卻對可源頭減廢的垃圾徵費政策,落實時間無期。
環境局在提交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的文件,首次披露當局對垃圾徵費的減廢力度評估。環境局稱,按台北及首爾的經驗,徵費初期香港料每日可以減少約2,500公噸產生,假如垃圾徵費推行10年,不需焚化爐亦可減廢4,500公噸。這比耗用150億公帑興建一個焚化爐,日燒3,000公噸已產生的垃圾划算。
按此推算,至2018年,單是建焚化爐可將廢物總量由1.15萬公噸,減至8,500公噸,若徵費卻不建焚化爐,亦可減至9,000公噸(見表)。
地球之友副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表示,按台北和首爾經驗,垃圾徵費能減廢逾4成,首爾推行廚餘回收後,更減少達9成廚餘,因此地球之友認為當局應先減廢,才評估本港需多少個焚化爐。若廚餘能全部回收,加上環境局文件中料徵費後可減廢3成,本港的每日棄置量估計可降至約7,000公噸。
焚化爐造價150億 年3.5億營運
事實上,徵垃圾費不單減廢能力與焚化爐相若,又可用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回收垃圾減廢,而非待垃圾產生後才想辦法處理,更重要是可減省納稅人的負擔。
焚化爐造價不菲,達149.6億元,而且每年經常性費用約3.5億元。公共專業聯盟的研究估計,焚化爐10年的開支高達352億元,反觀實施垃圾徵費卻反有36億元的淨收益。
公共專業聯盟研究委員會召集人黎廣德表示,事實可見,興建焚化爐較浪費金錢,而且未能更有效減少堆填區棄置量。他批評政府沒有決心做好減廢,卻先推出一個昂貴的方案,有欠說服力,促政府交代廢物徵費時間表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