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環保比其他國家落後好多,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政府乜事都怕, 唔肯下定決心做事。
好多明明可以環保循環再用的, 政府都冇想辦法回收再造。好似今次主角膠樽, 完全靠各個巿民自己自動自覺將膠樽放入啡色回收筒, 其實我都唔知放了下去, 有沒真正回收......而政府一路都都只是採取被動方法去鼓勵巿民去做, 但個大問題是膠樽其實是埋是海底或土地下, 100年都唔會溶解, 垃圾膠樽再咁樣落去, 遲20年30年, 可能香港已經無地方收集垃圾。
有人會問咁政府可以做什麼? 政府成日掟錢落咸水海, 好似浪費成百萬起條無人用的天橋呀、xx輔助上網計劃, 既然政府有錢, 不如洗落環保到。 正如報導所講, 可以以1毫又或者5仙回收一個, 起碼可以鼓勵巿民拎膠樽回收。同埋政府可以補貼膠樽回收業, 咁收來的膠樽先有用!
有人會話點解不是供應商負責任, 只要供應商出玻璃樽就無事? 政府當然可以立例執行, 但會被人指責干預自由經濟巿場, 所以巿民都有責任, 就是減少飲膠樽飲品, 無求只要供都會減少。
有人又話天氣太熱, 想飲涷飲都被人話, 唔人道。但事實上你可以堂食, 你諗下就算一支涷飲, 你支飲品離開了雪櫃15-20分鐘就已經唔涷。
其實環保就是大家盡量一點點減少享受, 每人行一小步, 加起來就會好大步。
題外話: 其實可口可樂的玻璃樽, 可口可樂公司好似是唔回收的, 我試過去7-11, 但拒絕收回。
所以用玻璃樽都未必解決到問題, 企業良心都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重點。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9%A3%B2%E5%93%81%E5%85%A5%E5%8F%A3%E9%87%8F%E6%96%B0%E9%AB%98-%E5%9E%83%E5%9C%BE%E8%86%A0%E6%A8%BD%E5%A2%9E-224727554.html
Capture from www.yahoo.com.hk
飲品入口量新高 垃圾膠樽增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海岸每1米便有3個垃圾膠樽,可有想過你我都有責?本地需求加上自由行帶動,去年輸港飲品量創新高,但每日被棄置的大量膠樽無價無市,令大部分膠樽落入堆填區百年不化,亦墮進海洋成為水垃圾,太平洋已形成大如千個香港的垃圾漩渦。環團倡膠樽徵費 鼓勵回收
回收商會及環保團體都促請政府開徵飲品膠樽稅,每個0.1至0.3元以鼓勵回收,否則港人要付上沉重的環保代價。
統計處數據顯示,本港去年入口零售包裝飲品達1.83億升,是近年新高,比09年增8.3%(見表)。蒸餾水入口升幅更強勁,由05年的267萬公升增至去年839萬公升,6年增加2倍。
香港回收業界總商會主席羅耀荃指,自由行帶動消費,整體廢物量都上升,包括飲品膠樽,但幾乎9成半回收店都不收膠樽,因60個才值1元少人肯執,量少不夠規模,對回收商而言更不值得回收,造成惡性循環,無價無市。
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認為,除了自由行及本地人飲品消耗量增加,不少玻璃樽飲品近年改用膠樽裝,以減低運輸成本,亦令棄膠樽量更多。
大潭岸邊 每米撿3個廢膠樽
環保署統計顯示,09年棄置堆填區的膠樽量為5.6萬公噸,比08年的6.4萬噸反而減少,去年棄置和回收量則尚未公布。
環保團體「海星計劃」上周派員到大潭岸邊調查,在短短100米長的海岸綫已撿獲300個膠樽,即每米有3個膠樽。
至於香港國際海岸清潔運動去年進行2個月的統計,在全港的泳灘、海岸及海底收集到3.6萬公斤的垃圾,亦有52.5%都是塑膠垃圾。
太平洋垃圾漩渦 如千個香港
「海星計劃」創辦人之一Douglas Woodring指出,岸邊的垃圾會隨水流漂到海中的環流區滙合,形成垃圾島,距離香港6,000英里的北太平洋環流區,就有一個面積介乎250萬至1,000萬平方英里的「垃圾漩渦」,相等於1,000個香港,積聚了400萬噸的垃圾。
文志森認為,須引入生產者責任制才可解決廢膠棄置堆填區的問題,如按樽制,買飲品時多付數角,退回膠樽可取回款項,又或像歐洲退樽有優惠券。
文批評政府20年來原地踏步,相信未來5年都不會有大進展,因為至今連膠樽號碼分類也沒有,不同類的膠混在一起再造,做低價值生產。
羅耀荃指,鋁罐有人執,雖然價高時也只是每個1毫,但始終有價值,只要政府實施膠樽徵費,即使只是每個1、2毫,只要有價值,自然有人回收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